夜游法源寺 (原创与回忆)
这几年真的是人到中年琐事多,从文青彻底变成了红脖子.每天的时间被微信严重碎片化,语言能力越来越退化,英文说不溜也就算了,连中文都越来越支离破碎,恨不得所有的话都能用表情包代替.
感谢无墨的旧坛重开,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读旧帖,期期然看到多年前自己写的那些文字,多数都是一副完全陌生的样子.文骚的执念如后院的杂草,你看,它在,你不看,它特么也在...
想来想去,还是写点什么吧.
=======
2017年春节,我回到北京.一个朋友突发奇想,非要拉我去大明湖看夏雨荷.高铁到济南不过三四小时的车程,实践了一把说走就走的旅行.到济南的头天晚上代表北京同学会亲切会见了山东同学会的几位夏雨荷,还好没有喝醉.第二天的行程也很简单,和夏雨荷们一起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院,下午我一个人回北京,和我同去的朋友一路杀去青岛.
另一位朋友在火车站接我,恰逢晚间交通堵塞,赛在车流里,朋友提议不妨去附近的法源寺看看。没想到在北京南城的小胡同里居然有着如此幽静的去处。看门的和尚也很通融,破例让我们参观本已关门的寺庙。黑魆魆的寺院,并不能真的看清楚什么,庭院深处除了我们两个不速之客,只有一只夜行的猫儿在廊柱间穿行。电灯在这千年的古寺也变得谦卑黯淡,无时不在的雾霾也似乎不复存在,车流潮涌的堵塞,更是远在另外一个时空。我曾以为去国多年,回去会有陌生人的隔阂,陌生也许存在,隔阂却从未有过。在这个我以前从未来过的寺庙里,连陌生感都了无踪迹。
委婉待续...
---
浮云,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地飘过。。。。。。
夜游法源寺 (二)
法源寺是个即无名又很有名的寺庙.最早听到这个寺庙的名字是通过李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看那部小说的时候我还在北京,那时候没有Google也没有百度,我也压根没动过去法源寺看看的念头.
<北京法源寺>讲的是清末戊戌变法的故事.小说里似乎有讲谭嗣同深夜来到法源寺密会袁世凯之类的秘史,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了.小说写的很烂,不值一看,法源寺的样子却在我的想象里定了格.
原本在南城胡同里的法源寺,在我当年的想象里坐落于西郊燕山,松柏掩抑,曲径通幽.现实中的市井所在真的是让我有些惊讶.
(未完待续)
---
浮云,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地飘过。。。。。。
白云观比法源寺有名气
春节都要去白云观摸石猴
---
啥都没买。。。
白云观是道馆吧?
- 没有文字 -
---
浮云,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地飘过。。。。。。
怎么还没续啊
那个夏雨荷
见到后的下文呢?
道哥走古龙路线,一句话掰3段说,不给钱不续
生活压力大
---
洗洗更健康。。
墨才女啊,要那哥们把wm9000.com主页上侃爷的链接改一下,
那上面还是去chat.wm9000.com
附议
我有的帖子里面是用链接以前的贴子,结果因为是用chat.wm9000.com,就断掉了
---
啥都没买。。。
改了,嘿嘿!
没有改,在主页点北京侃爷还是chat.wm9000.com,进不去
- 没有文字 -
现在应该OK了
- 没有文字 -
可以了
- 没有文字 -
真赶了,上午去山东下午就回北京
- 没有文字 -
---
啥都没买。。。
夜游法源寺 (三)
2018年3月再次回到北京。这次来聚餐的同学比上次更多,人到中年,每个人多少都有些挣扎和感慨。席间某人良叹“咦,微斯人,吾谁与归”
非常耳熟的金句,竟一时想不起出处,再问乃知是高中课本里的《岳阳楼记》。
劝酒主人以此为由,要大家轮流背诵岳阳楼记,开篇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尘封的记忆一点一点露出模糊的面目,然而我还是不能接衔下去,每一句都是那么的熟悉,听到它我就知道是它,让我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主人看我纠结,直接跳到古仁人之心那段,到此我可以顺利接上“吾谁与归”。
又是好几个月后,当我动起念头要写“法源寺”时,突然发现那晚夜游的感触和听到全本《岳阳楼记》何其相似。一种奇怪的想法暗暗发酵,陌生而又熟悉的法源寺,莫非我曾经以前就到访过?
容我好好想想。
(委婉待续)
---
浮云,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琐琐碎碎地飘过。。。。。。